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谈营商环境

文|郑亮亮 图|观音山公园 坐落着一片被誉为“城市绿肺”的绿色瑰宝——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历经25年的风雨兼程,观音山不仅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然而,在记者的实地探访中

未知

  文|郑亮亮 图|观音山公园

  坐落着一片被誉为“城市绿肺”的绿色瑰宝——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历经25年的风雨兼程,观音山不仅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然而,在记者的实地探访中发现,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不为人知的营商环境挑战。

  作为国内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观音山公园的成长历程,无疑是民营企业奋斗的缩影。从昔日的荒芜之地,蜕变为如今的AAAA级旅游风景区,观音山以其超过92%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态与文化并重的宝地,在不断抵御自然挑战的同时,还长期面临着来自不良势力的蓄意阻挠和重重困境。

  在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始终复杂而微妙。观音山,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认可,但在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是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2005年,对于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而言,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原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设立“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本应成为公园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然而,随之而来的喜悦并未持续,在某些官员的影响下,政府采取了令人费解的行动——通过政府文件要求撤销观音山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行政许可。这一决策不仅令人困惑,更给观音山公园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重重障碍。

  在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后,有关部门试图撤销已获批准的行政许可。这一系列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园的合法权益,也对公园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总体规划修编

  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征途上,政策支持的不确定性始终如影随形。特别是在公园总体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公园的长期规划与日常运营。

  2017年7月,随着《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的到期,公园方面迫切需要进行修编工作。然而,林业部门以“四至不清”为由,拒绝配合进行必要的勘界工作,导致修编进程陷入僵局。这一僵局不仅阻碍了公园的持续发展,更对公园的日常运营造成了重大困扰。

  回溯至2007年,观音山公园曾委托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编制了覆盖2007至2016年的《总规》,并成功获得了广东省林业局的批准。根据《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有效期通常为10年。因此,观音山公园的《总规》在2017年7月30日到期,亟需进行修编并重新报批。

  2017年7月17日,广东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局向观音山公园发出通知,要求其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完成《总规》的修编工作,并按程序上报审批。观音山公园响应广东省林业局的邀请,由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两次到访东莞市林业局,希望得到勘界工作的配合,却均遭到拒绝。

  由于未能获得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观音山公园的《总规》修编工作被迫延期。直至2023年11月初,观音山公园再次向樟木头镇委、镇政府及东莞市林业局提交了关于公园边界坐标工作的详细申请,以及协调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请求。遗憾的是,尽管时间已过去近半年,公园方面仍未收到相关部门的任何回复。

  供电局不供电

  观音山公园,一个致力于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态及有文化传承的宝地,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社区从中作梗,在公园申报建设变压器等项目上拒绝给予应尽的义务配合,不给公园在相关申请表格上盖章,从而导致公园供电事宜迟迟无法解决。

  长期不供电已成为制约公园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其正常运营和提升改造。公园80%的服务区域长期处于无市政供电状态,这不仅限制了公园的日常照明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更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观音山公园的电力需求并不过分,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的照明和旅游服务,而非大规模耗电。

  然而,现实情况是,从观音山城门楼至慈云阁办公楼的区域虽然得到了市政供电,但从慈云阁向上至山顶观音广场的广大区域,却因未能接入市政电力而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二十五年来,公园不得不自行筹资购买柴油发电机,以满足基本的电力需求。

  公园管理者无奈地表示:“我们已经投资超过百万元,在会展中心旁建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变压器房和配电房。然而,尽管接入市政供电仅一步之遥,供电部门却始终拒绝批准。”

  这一供电难题不仅凸显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也反映出在一些地区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观音山公园的案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确保其合法且基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违建、毁林破坏生态

  在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画卷中,一抹不和谐的阴影悄然笼罩。

  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国家森林公园中,违法建筑和毁林事件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在公园内非法建设别墅、会所等建筑,严重破坏了公园的生态环境。

  25年来,观音山公园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和材料,公园存在2000多亩森林被毁,其中各种违建和别墅70多栋、上百个豪华坟墓、“西气东输”管线、五组高压线及十多座铁塔,从莞深高速打洞穿越等等。

  自2002年开始,供电部门在未经观音山公园同意,也未得到国家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审核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公园内架设高压线塔,在此过程中,大量林木被破坏。迄今,已有五组高压线路,十余座高压线塔违法穿行架设在观音山景区内。二是高速公路打洞穿越观音山:2009年8月3日,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樟木头镇政府以及东莞市有关部门召开会议,要求公园同意从莞高速公路穿越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方案,即从观音山中开挖长3215米、宽15米、高6米的山间隧道,中间在观音像的底部穿过,并采用爆破的方式施工。2015年9月6日从莞高速路观音山隧道左线贯通,10月15日晚上11时28分,从莞高速路观音山隧道右线贯通。三是西气东输工程私下更改路由:从2008年开始,中石油西气东输工程直接穿越公园核心保护区域,毁林180多亩,对植被和自然资源造成极大伤害。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与党的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国家还推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面对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确保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同时,也希望公众能够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为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在观音山公园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东莞民营企业家对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期待政府能够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让观音山这样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不断前行。

  观音山的明天,需要的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需要一个公平、透明、有利于发展的营商环境。观音山的发展历程,是一曲民营企业奋斗的赞歌,也是一本营商环境改善的教科书。让我们共同关注观音山,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nanfangtoutiao.com/lieqi/8060.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南方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阅读
未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