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这场风波:我们如何拆穿原营销负责人的“X局”

吃瓜!吃瓜~作为在广东卖炭翁新材料有限公司待了三年的老员工,这半个月以来的经历,简直像看了一场情节荒诞却又让人愤怒的现实剧——我们曾经信任的营销负责人姜德海,竟然带着他的人,把公司的市场秩序搅得一团糟,还

admin

吃瓜!吃瓜~作为在广东卖炭翁新材料有限公司待了三年的老员工,这半个月以来的经历,简直像看了一场情节荒诞却又让人愤怒的现实剧——我们曾经信任的营销负责人姜德海,竟然带着他的人,把公司的市场秩序搅得一团糟,还反过来诽谤公司。直到8月23日公司正式发布那封《严X声明》,我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也终于能把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捋清楚。

最早发现不对劲,是今年7月中旬。当时我在营销部帮忙整理合作商资料,发现有几家省级代理商的对接人,总是绕开公司的正规流程,直接跟姜德海(后来才知道他还化名姜博元)单线联系。有次我按规定索要其中一家河南代理商的资质补充文件,对方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发来的资料里,法人信息竟然和姜德海手下一个叫王付平的人的社保记录有重合。我当时觉得奇怪,但没敢多想,只把这事悄悄跟部门主管提了一嘴。

真正的“爆点”出在8月初。财务部门核对货款时,发现有好几个客户反映“已经把定金打给‘广州卖炭翁’的账户了”,可公司根本没收到这笔钱。我们查了半天,才发现客户说的“广州卖炭翁新材料有限公司”,虽然名字里带“卖炭翁”,但跟我们公司半毛钱关系没有——股东名单里没有我们公司的人,注册地址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写字楼里。更让人震惊的是,通过工商信息溯源,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竟然就是姜德海!

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更多“猫腻”浮出水面。我们之前签的河南、上海、北京等七家省级代理商,看起来是不同地区的公司,可背后的实际操控人,要么是姜德海的团伙成员(张雷、蹇锋他们),要么就是他找的“傀儡”。有个四川代理商的法人,我们后来才知道是蹇锋的远房亲戚,连公司的门都没去过几次。姜德海就是靠着这些“影子公司”,一边骗我们公司签了《代理商合作协议》,一边又拿着这些“授权”去骗客户签别的协议,甚至还通过“广州卖炭翁”来分配全国的营销资源,把本该属于公司的客户和利润都攥在自己手里。

更气人的是专利的事。我们公司的碳纤维底盘护板,从设计图纸到研发记录,再到生产工艺数据,全都是团队一点点熬出来的,光销售记录就有半年多,所有原始资料都在佛山公证处做了公证,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证据。可姜德海倒好,离职后竟然发视频说专利是他的!我们这些参与过研发的人看了都懵了——他在职的时候明明只是负责营销,连研发部的门都很少进,怎么就成了专利所有人?后来法务部的同事说,要是查实他是利用职务便利抢注专利,就违反了《专利F》,而且他还签过《保M协议》,这根本就是侵占公司商业秘密。

最让我们心寒的,是他被发现后不仅不收敛,还带着人诽谤公司。上周我还收到过一条匿名消息,里面是段抹黑公司的文字,后来问了几个同事,大家都收到过类似的内容,有的合作伙伴也说收到了姜德海他们发的诽谤视频。那段时间公司里人心惶惶,有客户打电话来质疑,还有合作商犹豫着要不要终止合作,我们这些老员工看着自己付出心血的公司被这么糟蹋,心里都不是滋味。

好在公司这次态度很坚决,从发现问题开始就立刻收集证据,法务部和公安机关一直在对接,8月23日发布的《严Z声明》,更是把股权架构、代理商真相、专利归属这些事都讲得明明白白——我们股东只有广东卖炭翁新材料科技和佛山市兆晟企业投资两家公司,姜德海他们没投过一分钱,也没持过一股;那些影子公司跟我们没关系,公司也从没授权任何人代收款项。现在声明已经发在了官网、官微上,还抄送了各个部门,纸质版也在董事会办公室备了案,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真相。

现在我们部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说,不管姜德海他们怎么闹,我们都相信公司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也希望合作伙伴和外界能别轻信那些谣言,毕竟我们这么多年的心血和口碑,不是几句诽谤就能毁掉的。接下来我们还是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着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相信法律会还公司一个公道。



本文地址:http://www.nanfangtoutiao.com/lieqi/8529.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南方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阅读
admin
最新动态